新聞
養生or潮流? “HNC深圳健康營養展”帶您探索中式滋補的轉型之路
【好展會網 健康產業專題】
(好展會網 健康產業專題 )
“保溫杯里泡枸杞,蹦迪場上戴護膝”——隨著朋克養生在互聯網的迅速走紅,各種養生梗層出不窮。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里,有著太多屬于中青年的無奈,看似搞笑,實則心酸。熬夜、應酬、飲食不規律……高強高壓的社會生活直接導致年輕群體普遍呈現出身體亞健康狀態,身心俱疲之下,“佛系惜命觀”與強調“整體溫養”的中式滋補不謀而合,由此為中式滋補市場灌注了新生消費力量。
根據魔鏡數據監測顯示,淘寶天貓藥食同源市場近一年規模超200億元,市場規模同比增長22.3%,規模正處于穩定增長趨勢中。藥食同源產品客單價增長迅猛,均價較2019年已經翻倍[1]。據新華網等發布的《Z世代營養消費趨勢報告》,18-35歲年輕人是養生消費的主力軍,在養生消費人群中占比高達83.7%;并且,平均每位城市居民每年用于健康養生的花費超過1000元[2],其購買力之強,可見一斑。
從曾經的遙不可及成長為現在的消費潮流,中式滋補品究竟做對了什么,竟擁有如此魔力?
一、“中式滋補”的漫漫來路
“中式滋補”是中華傳統養生文化所孕育出來的養生理念,歷經千百年的傳承與踐行,新養生智慧“藥食同源”已逐漸扎根在消費者心智之中,成為中式滋補蓬勃發展的精神寶礦。近年來,衛健委頒布了百余種具備藥食同源功效的食物,其中既不乏大家熟知的燕窩、阿膠、人參、花膠等“老牌頂流”,也有余甘子(油柑)、佛手等“小眾新秀”,品種琳瑯滿目,為產品創新提供無限可能。
值得一提的是,盡管“藥食同源”已經成為一種消費共識,但受限于食用方法繁瑣、膳食風味不佳、市場監管不足等因素,市場亂象頻繁出現、用戶信任根基嚴重動搖,市場需求與產品供給之間赫然出現巨大空白;想要率先“吃上螃蟹”,企業必須借風使船,轉向傳統滋補品的創新之路。
二、“新中式滋補”的轉型歸途
1. 功效再細分,省時更省力
“一入養生深似海”,對于很多年輕消費者而言,用戶心智尚不成熟,中醫體系龐雜繁復,用戶費時費力往往還難以買到稱心如意的滋補品。
因此,面對以年輕人為主體的消費市場,新中式滋補賽道,并非以性價比為絕對導向。中式滋補品功效復雜,通常為一種成分涵蓋多種療效,或者多種成分配合發生作用;消費者難以對癥下藥,針對需求快速匹配產品,決策鏈路過長,成交風險倍增。
針對這一痛點,企業不如率先出牌,細分產品功效,針對失眠、脫發等普遍存在的亞健康問題點對點逐一突破打造單品,用戶可快速檢索到產品信息,強化產品形象,植入品牌心智。
2. 零食輕養生,美味更吸睛
面對中式滋補“周期長,見效慢”的特點,如何才能讓消費者毫不費力的堅持?基于這個前提,滋補食品的快消化、零食化成為了眾望所歸。
獨立便攜的包裝,新穎適口的風味,小憩時光、工作疲乏時刻來一份滋補小零食,不僅可以有效緩解生理疲勞,還能讓消費者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期許,這恰恰符合了當代年輕人“佛系養生”的生活狀態;同時,精致吸睛的包裝也在小紅書、微博等眾多網絡平臺引發打卡熱潮,中式滋補作為一種新奇的消費潮流正在引領大健康市場。
在12月14-16日即將召開的“深圳國際健康與營養保健品展-滋補食療文化節”上,以華南為主的優質食療滋補企業也將競相亮相,將各種藥食同源產品,如阿膠、人參、食用菌、鹿茸、養生茶、燕窩、蜂蜜等轉變為花樣多、口味好、顏值高的滋補小零食,觀眾可現場領略中式滋補市場的創新活力,深度感受傳統華南養生文化與現代文明的碰撞交融,來一次放松身心的中式滋補之旅。
三、品牌崛起的入局之道
1. 重視產品研發,實現品類突破
想要做出消費者喜聞樂見的即食化、零食化產品,不僅需要滋補功效的改進,還需要產品形態與應用創景的創新融合。例如最近大火的同仁堂“熬夜水”,精準定位“熬夜黨”人群,以“健康飲料”為切入點,不僅成功避免了人參處理過程繁瑣、適口性差等問題,還憑借著國潮標簽與精致外觀快速占領熬夜黨的凌晨酒桌,成為Z時代的“網紅潮飲”。
當然,創意的品類和多元化的營銷都離不開專業分析和行業標準,才能精準把握中式滋補行業方向。在本次滋補食療文化節上,還將同期舉辦“健康中國2030 · 第二屆健康食品的創新與發展論壇”、“大健康品牌營銷實戰應用論壇”、“第十一屆營養健康產業發展論壇”、“2023國際健康美妝融合創新峰會”、“2023全國蜂業大會”等行業論壇,重點關注中式滋補食品創新和營銷實戰等熱點話題,就藥食同源功效成分、中藥國際化、標準化、現代化等主題進行講解,為參會者提供關于產業發展最專業權威的問題解答與指引。
![](/images/2023/8/2023082138600693.jpg)
圖源:北京好餓公眾號
2. 培育用戶心智,創建情感鏈接
營銷是當今品牌崛起的關鍵因素之一,品牌應借勢文化價值持續吸引消費者[3]。在這一點上,為提升海外市場份額,韓國的正官莊選擇在美國曼哈頓鬧市開設人參博物咖啡館,以一種非常有趣的方式向每位客人介紹人參的千年歷史,以此來不斷培育西方消費者的心智;不僅如此,在亞洲市場,它選擇用不同的代言人來搶占年輕化的用戶市場,利用風靡亞洲的潮流文化與用戶產生情感共鳴從而拉近心理距離。
3. 重視渠道運營,培養品牌黏性
市場的轉型離不開渠道的突破。以小仙燉為例,小仙燉首創了“周期滋補服務”模式,根據用戶的套餐內容,小仙燉按周配送;同時,若用戶地址臨時發生變動,還可以在品牌自主研發的小程序上靈活修改,保證滋補不間斷,有效提升了消費者的產品粘性與用戶復購率。強大的供應鏈體系,是這種模式順利進行的保障。
![](/images/2023/8/2023082138693929.jpg)
圖源:小仙燉小紅書官方賬號
傳統的中式滋補售賣多以線下為主,疫情外加種草經濟的流行為電商產業帶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,中式滋補企業順勢乘上渠道風口,線上銷售占比大幅度增加。針對用戶“新鮮、方便、及時”的訴求,產品渠道仍有更多玩法等待挖掘。
中式滋補膳食作為中華傳統文化復興與國民健康意識覺醒的結晶,正在成為時下的潮流。企業應該抓住這一機遇,不斷創新,極催熱中式滋補細分賽道,進行精細化、即食化的產品改造,以滿足消費者對健康的追求;為弘揚中國傳統滋補文化,2023滋補文化節或將迎來東阿阿膠、千方生物、白云山漢方、仙芝科技、泓壽、皇家燕窩、尖峰健康、北芝堂、恩珍源、紅潤、海典嘉禾等知名企業,助力中式滋補行業升級發展,期待國民品牌在國際健康市場上能占據一席之位!
值得一提的是,2023年12月14-16日即將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“2023深圳國際健康與營養保健品展”,已經在亞太地區深耕大健康行業十三年。本次展會還將與同期健康原料、食品配料展、天然提取物與創新原料展、酒店餐飲展、跨境電商貿易展等共同主辦,為整個華南大市場度身定制集營養健康、生活方式、酒店餐飲等全產業鏈上下游于一體的創新型、多維度、綜合類超級大展。共同呈現20萬平方米展覽規模,匯聚2,000家優質供應商,面向20多萬專業觀眾,攜手開拓更廣闊的健康市場!
參考來源:
[1]2022藥食同源保健品——魔鏡市場情報
[2]年輕人養生圖鑒|啟承消費者洞察中心——啟承資本
[3]韓國人是怎么把人參賣成全球第一的?——Foodaily每日食品
(好展會網 健康產業專題 )
免責申明:1.部分圖文信息來源于互聯網、微信公眾號,目的在于分享更多信息。
2.信息內容僅供學習,參考,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。不對信息準確性,可靠性或完整做任何保證。
3.如涉及作品內容,版權及其他問題,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系刪除,聯系方式qq:2119739037。